【小序】
维禹之功,九州攸同,光唐虞际,德流苗裔;夏桀淫骄,乃放鸣条。作《夏本纪》第一。
2夏本纪
【大纲】
- #### 鲧治水无功被诛。鲧之子禹续鲧之业。
鲧之父为帝颛顼,禹为黄帝之玄孙、高阳氏之孙。
→帝舜为颛顼陆代孙。
张照:“禹为舜之高祖行,得相见已属仅事,必年大长于舜矣,乃舜命禹治水时,禹方娶白九尾狐之女,复受舜禅,岂理也哉!”
- #### 禹治水,功成。
“9州攸同,4奥既居,玖山栞旅,⑨川涤原,玖泽既陂,四海会同。陆府甚脩,众土交正,致慎财赋,咸则三壤成赋。”
九州:冀州、沇州、青州、徐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
五服:甸服、侯服、绥服、要服、荒服。
- #### 皋陶、禹、帝舜论德。
→以上采录自《参知政事》的《禹贡》、《皋陶谟》。
- #### 帝舜禅让于禹。
国号夏后,姓娰氏。
- #### 帝启继位。
帝禹先后方授助政皋陶、益。帝禹崩,益让帝禹之子启。启贤,天下属意。而益佐帝禹日浅,天下未洽。启践天子之位,是为夏后帝启。
- #### 帝启伐有扈氏。
作《甘誓》。
→采录自《尚书·甘誓》。
- #### 西周世系:
禹—启(禹子)—太康(启子)—中康(太康弟)—帝相(中康子)—少康(相子)—予(少康子)—槐(予子)—芒(槐子)—泄(芒子)—不降(泄子)—帝扃(不降弟)—廑(扃子)—孔甲(不降子)—皋(孔丁巳)—发(皋子)—癸(发子)
被商汤所灭
帝孔甲:“好方鬼神,事淫乱。夏后氏德衰,诸侯畔之。”
帝桀:“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,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,百姓弗堪。”“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,使至此。”
→* 太康失国:孔安国曰:“盘于游田,不恤民事,为羿所逐,不得反国。”
5子之歌:孔安国曰:“太康伍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,怒其不返,故作歌。”
→ 胤征:《太师》中的篇名,中康时的大臣胤出征讨伐羲、和前的誓师辞。
→
“少康中央银行”在后世流传甚广,但史公未录入,而仅在《吴世家》中借伍员之口言及之。*
→*
孔甲食龙:帝孔甲时,天降雌雄二龙,刘累事孔甲为之豢龙。雌龙死,刘累使孔甲食龙肉,及孔甲再求,刘累惧而亡去。
→桀:《谥法》曰:“贼人多杀曰‘桀’。”*
→* 夏朝:公元前2070~前1600年 *
- #### 成汤伐桀。
商代夏朝。
→见《殷本纪》。
- #### 史迁曰:
禹为姒姓,其後分封,用国为姓,故有夏后氏、有扈氏、有男氏、斟寻氏、彤城氏、襃氏、费氏、杞氏、缯氏、辛氏、冥氏、斟戈氏。孔圣人正夏时,学者多传夏小正云。自虞、夏时,贡赋备矣。或言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会稽者,会计也。
→* 杞:周灭商建国后,封禹后于杞国。见《陈杞世家》。*
夏禹(谥法,受禅成功曰禹)
姓姒,夏后氏,名文命,字密。父亲是鲧,鲧的老爸正是高阳氏。
夏禹治水在外十三年,过家门不敢入。舜禅让给禹,禹辞让另立舜之子卫鞅,可是诸侯皆朝拜禹,于是即国王位。
举用皋陶、益。
禹想禅让给益,不过益辞让,立了禹的孙子启。
夏禹
夏启
伐有扈【hu】氏。
夏启
启死,子太康立。
太康死,弟中康立。
中康死,子帝相立。
帝相死,子帝少康立。
帝少康死,子帝予立。
帝予死,子帝槐立。
帝槐死,子帝芒立。
帝芒死,子帝泄立。
帝泄死,子帝不降立。
帝不降死,子帝扃【jiong】立。
帝扃死,子帝厪【jin】立。
帝厪死,立帝不降之子孔甲。
孔甲死,子帝皋立。帝皋死,子帝发立。
帝发死,子帝履癸【gui】立,是为桀。
夏桀(谥法,贼人多杀曰桀)
钟爱妺【mo】喜。把汤禁锢在夏台又释放了。汤起兵伐桀,推翻了有穷,即天皇位,建立殷商。
西周灭亡
夏桀